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,建筑行业的健康运行离不开完善的信用体系。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近期发布的《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办法》,通过系统化的加分激励与扣分惩戒机制,为企业与从业人员树立了清晰的诚信标尺。行政部饶凤作为本次分享会主讲人,为大家深入解读了《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办法》的核心内容,探讨了其对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。
一、《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办法》的框架与核心理念
《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办法》以“奖优罚劣、动态监管”为原则,构建了覆盖企业、注册人员、管理人员的全链条信用评价体系,包含以下核心模块:
1. 政策依据:以《建筑法》《安全生产法》等法律法规为基础,结合地方实践细化规则。
2. 评价维度:
• 加分项(12类):鼓励企业参与抢险救灾、公益活动、技术创新等正向行为;
• 扣分项(企业110项、个人40项):严惩资质挂靠、安全事故、拖欠工资等违规行为。
3. 等级划分:按得分将企业分为A(优秀)至E(不合格)五级,实施差异化监管。
二、亮点解读:如何通过诚信管理实现共赢?
1. 加分激励:
• 通报表扬:国家级荣誉可加30分,直接提升企业信用等级;
• 社会责任:参与“百千万工程”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,最高可加20分;
• 长期诚信:连续2年评级A级的企业可加20分,形成“信用资产”累积效应。
案例:某施工企业因多次参与住建部门组织的抢险救援,累计加分15分,成功从B级跃升至A级,在投标中获得优先资格。
2. 扣分惩戒:
• 重大违规:发生较大安全事故直接扣50分,企业可能降为E级;
• 高频问题:项目负责人不在岗履职扣10分,倒逼企业规范管理;
• 联动处罚:拖欠工资不仅扣分,还将影响资质申请和招投标。
警示:某企业因转包工程被扣30分,信用等级降至D级,失去政府项目投标资格。
3. 动态评级:
• 年度重置:加分有效期多为1年,需持续保持良好行为;
• 修复机制:扣分企业可通过整改、培训等方式申请信用修复。
三、行业启示:诚信管理的实践价值
1. 对企业:
• 信用等级与市场竞争力直接挂钩,A级企业可享受“绿色通道”等政策倾斜;
• 建议针对性参与加分事项(如公益活动、技术帮扶),同时规避高风险行为(如挂靠、欠薪)。
2. 对个人:
• 执业人员的诚信记录影响职业发展,需严格遵守执业规范(如不得同时担任多个项目负责人)。
3. 对行业:
• 推动形成“良币驱逐劣币”的市场环境,促进行业从“规模竞争”转向“质量竞争”。
《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办法》的出台不仅是监管手段的升级,更是对行业价值观的重塑。诚信不再是抽象的道德要求,而是转化为可量化、可操作的管理工具。通过本次分享会,大家对《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办法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。今后,广东洪实公司也会继续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,为全体员工搭建沟通交流、展示自我的平台,让员工不断总结,提升素养,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,促进全体员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与工作环境中共同交流,共同进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