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工后防水层的质量检查是确保防水工程合格的关键环节,以下是详细的检查方法和流程:
一、基层检查
1. 基层处理:检查基层是否平整、坚固、干净,无起砂、酥松、起皮等现象。
2. 坡度检查:确保屋面、卫生间等部位的找平层坡度符合设计要求,排水顺畅。
3. 分格缝检查:检查找平层分格缝的设置是否合理,施工质量是否达标。
二、防水层检查
1. 防水层厚度:使用测厚仪对防水层厚度进行多点测量,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。
2. 外观检查:检查防水层表面是否平整,有无褶皱、裂缝、空鼓、流淌、鼓泡等缺陷。
3. 搭接检查:检查防水层的搭接长度、宽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,搭接处是否严密。
4. 收口检查:检查防水层的收口处理是否严密,防止渗水现象。
三、细部节点检查
1. 阴阳角处理:检查阴阳角是否做成圆弧形,确保防水层的顺直度。
2. 管道根部:检查管道根部、穿墙管等部位的防水处理是否到位,有无渗漏隐患。
3. 施工缝处理:检查施工缝、伸缩缝、后浇带等部位的防水处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
四、蓄水试验
1. 试验准备:在防水层施工完成后,进行蓄水试验。试验前应清理防水层表面,确保无杂物。
2. 蓄水过程:在防水层上蓄水,蓄水高度一般为20-30mm,观察24-48小时,检查有无渗漏现象。
3. 试验结果:若24-48小时内无渗漏,视为合格;若发现渗漏,需及时修复,并重新进行蓄水试验。
五、保护层检查
1. 保护层施工:检查保护层的施工质量,确保保护层与防水层粘结牢固,无空鼓、裂缝。
2. 施工顺序:确保保护层施工在防水层验收合格后进行,避免对防水层造成破坏。
六、资料检查
1. 材料合格证:检查所使用的防水材料是否具备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,确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。
2. 施工记录:查看施工记录,确认施工过程中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。
3. 验收记录:填写防水验收记录表,记录验收日期、验收人员、验收结果等信息。
通过以上检查流程,可以全面评估防水层的施工质量,确保防水工程的可靠性与耐久性。
本文内所包含的图片、文章均来源于网络,其版权完全归属于原作者及原始出处所有。若其中内容涉及侵权问题,或者原版权所有者不允许转载相关内容,请即刻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处理,以避免任何可能产生的版权纠纷.